人物
时段
朝代

政書類
故事類
地理類
目錄類
正史類
   九千馀字杨雄方言已增至一万一千九百馀字

   陆法言
切韵一万二千五十六字陈彭年等重修
  广韵已增至二万六千一百九十四字吕忱字林
   丁度集韵以下更莫 (第 14a 页)
 小学隋沿其制唐录有诂训小学二类尔雅为诂训
 偏傍音韵杂字为小学今合为一自齐梁之后音韵
 之学始盛顾野王玉篇 陆法言
切韵尤行于世 …… (第 5a 页)
  书目集韵类篇列于学官而广韵玉篇微矣然小
  学放绝讲习者寡独幸其书具存耳所谓广韵则
  隋仁寿初 陆法言
等所共纂次而唐仪凤后郭知
  玄等又附益之时号切韵天宝末陈州司法孙愐
  者以切韵为谬略复加刋正别为 …… (第 20a 页)
 锐直集贤院丘雍等重加刋定

證俗音字四卷
 崇文总目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正时俗文字之谬援
 诸书为据凡三十五目
广韵五卷
  晁氏曰 隋陆法言
撰其后唐孙愐加字凡四万二
  千三百八十三前有 (第 27a 页)
法言
长孙愐三序
  陈氏曰开皇初有刘臻等八人同诣法言共为撰
  集长孙讷言为之笺注唐朝转有加增至开元中 …… (第 27a 页)
  陈州司法孙愐著成唐韵夲朝陈彭年等重脩中
  兴书目云不知作者按国史志有重脩广韵皇朝
  陈彭年等景祐集韵亦称真宗令陈彭年丘雍等
  因 陆法言
韵就为刋益今此书首载景德祥符敕
  牒以大宋重脩广韵为名然则即彭年等所脩也
景祐集韵十卷
  陈氏曰 (第 27b 页)
 已其于后世四声七音又岂能尽合哉反切之学
  自西域入中国至齐梁间盛行然后声病之说详
  焉韵书肇于 陆法言
于是有音同韵异若东冬钟
  虞鱼模庚耕清青登蒸之断断乎不可以相杂若
  此者岂惟古书未之有汉魏以前亦 (第 9b 页)
  来韵书沈约四声其书不传今惟宋陈彭年广韵则

  就 隋陆法言
切韵孙愐唐韵本重加修订收字凡二
  万六千一百九十四字又宋丁度集韵至五万三千
  五百二十五字其实行 (第 31b 页)
 字凡三百二十部合为三十卷今止存二十五卷(书/目)
韵英五卷(玄宗皇/帝撰)
 天宝十四年四月内出御撰韵英五卷付集贤院缮
 写行用(会/要)上以自古用韵不甚区分 陆法言
切韵又 (第 19b 页)
代之镇出而光代之书乃成自集韵类篇列于学
官而广韵玉篇微矣然小学放绝讲习者寡犹幸其书
具存耳所谓广韵则 隋陆法言
撰唐郭知玄附益之者
时号切韵天宝末陈州司马孙愐者以切韵为缪略复 (第 19a 页)
 非若说文之精覈也又以今文易篆字易以舛讹世人以篆
 体难通今文易晓故说文遂罕习要当求其本原可也
广韵五卷
  隋陆法言
(案 (第 47a 页)
陆法言
本名切韵孙愐修之为唐韵/陈彭年等修之为广韵虽相因而作实)
 (各自成书此以广韵为 (第 47a 页)
法言
撰与/下文共为撰集句弗贯疑有脱误)开皇初有刘臻等八
 人同 (第 47a 页)
法言
共为撰集长孙讷言为之笺注唐朝转有增
 加至开元中陈州司法孙愐著成唐韵本朝陈彭年等 (第 47a 页)
 重修中兴书目云不知作者案国史志有重修广韵
 题皇朝陈彭年等景祐集韵亦称真宗令陈彭年丘
 雍等因 陆法言
韵就为刋益今此书首载景德祥符
 敕牒以大宋重修广韵为名然则即彭年所修也
说文解字系传四十卷
 南唐校 …… (第 47b 页)
 氏笺注但曰读若某而已其于后世四声七音又岂
 能尽合哉反切之学自西域入中国至齐梁间盛行
 然后声病之说详焉韵书肇于 陆法言
于是有音同
 韵异若东冬钟鱼虞模庚耕清青登蒸之类断断乎
 不可以相杂若此者岂惟古书未之有汉魏以前亦 (第 50b 页)
   方言三卷
右汉扬雄子云撰晋郭璞注雄赍油素问上计孝廉异
语悉集之题其首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玉篇三十卷
右梁顾野王撰唐孙彊又尝增字僧神珙反纽图附于

   广韵五卷
隋陆法言
撰其后唐孙愐加字凡四万三千三百八
十三前有 (第 48b 页)
法言
长孙讷孙愐三序
   经典释文三十卷
右唐陆德明撰释易书诗三礼三传孝经论语尔雅老 (第 48b 页)
 此书较宋版大广益会玉篇尺寸加赢纸色墨光
  逊其古洁篇目字数两书相同而此多玉篇广韵
  指南一卷按 隋陆法言
撰广韵五卷宋陈彭年等
  重修之其书与玉篇不相涉马端临文献通考载 (第 21a 页)
   为四声横为七音声调日繁而翻切之学日著然
   四声切韵盛自齐梁特李登吕静周颙沈约所述
   之书不显于后 隋陆法言
作切韵言韵学者代有 (第 1a 页)
  有裨于音学也
  音论
  (臣/)等谨按五方之音有迟疾轻重之不同淮南子
  云轻土多利重土多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 陆法

  言
切韵序曰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伤重浊
  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约而言之一
  人之身而出词吐 …… (第 15b 页)
 韵诗比比皆有观平声三十韵尽然岂必偶删此
  二字耶若中终皆照母风丰皆非母公宫皆见母
  自可并纽而 隋陆法言
作切韵时早已分列其中
  有礼部改纽与旧本互异仍依礼部本为主音纽
  下原有翻切昔人谓切韵以翻切得名 …… (第 19b 页)
  唐韵考

  (臣/)等谨按
 国朝纪容舒作唐韵考一书据徐铉校定说文本所
  载翻切以存唐韵之梗概自 隋陆法言
撰切韵唐
  天宝中孙愐增定其书名曰唐韵后宋陈彭年等
  重修广韵丁度等又作礼部韵略为一代场屋程式而 (第 21b 页)
  孙氏之书遂微考古韵者谓广韵之二百六部即
   陆法言
所定部分之旧然魏了翁已疑其前后参
  差今据夏竦古文四声韵所列部分与广韵小异 (第 21b 页)
  则二百六部未可信为 法言
之旧本也容舒以徐
  铉于雍熙三年校定说文在大中祥符重修广韵
  以前所用翻切一从唐韵见于铉等进书表 (第 22a 页)
之扬集韵亦云杨木也又姓至扬则云飞举也又州名 陆法言
字书从木之杨注云本自周宣王子幽王邑诸
杨号曰杨侯后并于晋因为氏与子云自序同然则子
云伯起皆氏木名之杨 (第 5b 页)
谱而不知宫、商、角、徵、羽。惧古乐之遂绝,乃考古今声律为一书。」又切韵考六卷、外篇三卷,谓:「孙叔然 、陆法
言之学存于广韵,宜明其法,而不惑于沙门之说。」又汉志水道图说七卷,谓地理之学,当自水道始,知汉水道则 ……部互有出入者,以入声配隶无准耳。入声有正纽、反纽,今韵多从正纽,古韵多从反纽,阳奇阴偶,两两相配,一 从陆氏法
言所定为正纽,一从顾、江、戴、王所定为反纽。其转音之法有五:一正转,同部者是也,一递转,同音者是也;
梁周兴嗣次韵))颜之推
*《證俗音字》四卷又《字始》三卷虞荔
*《鼎录》一卷萧该
*《汉书音义》三卷 陆法言
《广韵》五卷唐玄宗
*《开元文字音义》二十五卷庾肩吾
*《书品论》一卷陆德明
*《经典释文》三十卷